从“点一轴”模式看枢纽经济与通道经济

2019-11-22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提出了新布局、新动能、新市场、新融合。其中在新融合领域,是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的融合。但何为通道经济与枢纽经济的融合?研究院将从“点—轴”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01
一、 枢纽经济与通道经济的内涵


01
枢纽经济


枢纽经济是围绕枢纽,发展与枢纽相关联的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国家文件中,强调了依托不同类型的物流枢纽优势,发展与之关联的枢纽经济,即物流枢纽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形成各种要素大聚集、大流通、大交易的枢纽经济:依托国家物流枢纽辐射广、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带动区域农业、制造、商贸等产业聚集发展,不断提升枢纽的综合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


02
通道经济


所谓通道经济,是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以交通通道为依托,经济开放合作为纽带,以经济集聚辐射和产业转移为途径,以参与区域经济协作为手段,通过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实现通道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通道经济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深认知:

(1)通道经济在本质上属于流通经济。通道作为人力、物资、资金、技术等要素流通的载体,通过提高区域之间的流通能力,促进要素在区域间自由、合理、有序的流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流通的经济效益。

(2)通道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运作高效的通道网络体系使区域内外互联互通,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打破区域壁垒和行业分割,促进区域间相互开放与协作,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放经济格局。

(3)发展通道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带动通道沿线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各区域发挥自身地缘优势,依托独特的资源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完善通道经济产业布局和结构,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通道经济是一种以要素流通为主,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的外向型、开放型经济模式。


02
二、“点—轴”模式


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增长极的形成关键取决于推动型产业的形成。推动型产业一般现在又称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区域内起方向性、支配性作用的产业。一旦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源于产业之间的自然联系,必然会形成在主导产业周围的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旁侧联系产业,从而形成乘数效应。

image.png

图1 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示意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03
三、枢纽经济与通道经济的融合


研究院认为,从“点—轴”模式来看,枢纽经济的发展就是“点”(增长极),围绕物流枢纽吸附周边资源并发展关联产业,形成主导产业与规模效应,再向外扩散。而通道经济,则是多个“点”之间的交通线形成的发展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提出则是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连通各个点的全局规划,从顶层设计上加强了枢纽经济与通道经济的形成,通过自贸试验区之间的资源互用、政策对接、信息共享,激发通道沿途供应链合作,并推动人才、知识信息的流动和共享,加速枢纽经济与通道经济的融合,推动区域协同增长。